古诗文还陕述怀原文翻译与赏析
来源:学大教育 时间:2015-04-17 17:48:18
在初中语文学习中,我们会学习到入潼关这首经典诗词。很多同学在学习诗词的时候,不知道如何记忆诗词的基础知识。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学大教育专家为同学们带来了,古诗文还陕述怀原文翻译与赏析。
朝代:唐代
作者:李世民
原文:
崤函称地险,襟带壮两京。霜峰直临道,冰河曲绕城。
古木参差影,寒猿断续声。冠盖往来合,风尘朝夕惊。
高谈先马度,伪晓预鸡鸣。弃繻怀远志,封泥负壮情。
别有真人气,安知名不名。
【注释】
①潼关:在今陕西潼关县境。
②崤函:崤山又称崤谷,是函谷的东端,故函谷也称崤函。
③襟带:如襟如带,比喻地形位置的回互接近。
④“高谈”句:宋人兒说,持“白马非马”论而折服齐稷下之辩者。后乘白马过关,则不得不交纳马税。见《韩非子·外储说左上》。⑤“伪晓”句:战国时,孟尝君食客中有鸡鸣狗盗之技者,曾在函谷关伪作鸡鸣,使之过关脱险。见《史记·孟尝君列传》。
⑥弃繻(x的:繻是古时用帛制成的出入关卡的凭证。西汉终军年十八入长安言事,经渔关时弃繻而入,表示志在显通,后果成功。见(汉书》本传。
⑦封泥:用一丸泥可以封死,比喻地势险要,极易扼守。语出(东观汉纪·载记·隗嚣)。是咏函谷关的典故。
⑧真人气:(列仙传)记载,函谷“关令尹喜,周大夫也,善内学,老子西游,先见其气,知真人当过,物色而遮之,果得老子,与俱之流沙”。
⑨不名:汉代麒麟阁功臣图像,要“法其形貌,署其官爵姓名”,但奉汉宣帝旨意,对霍光只称“大司马大将军博陆侯姓霍氏”,不署其名。详《汉书·苏建传》附《苏武传》。后来就用这一典故称美功臣受到特殊宠遇。
【赏析】
贞观十五年(公元641年)春天,唐太宗李世民从长安起身去泰山封禅,李世民的车队到达洛阳时,一天夜晚,有彗星划过天空,太宗以为这是不祥的预兆,马上下达命令,停止去泰山封禅,留在东京洛阳,李世民在洛阳停留的时间比较长,从三月初到九月底才回驾长安。经过河南函谷关时,在皇帝的专车上,李世民命爱妃徐惠作诗一首,徐惠奉命只写了一首《秋风函谷应诏》,第二天到达了潼关,在潼关,唐太宗有感而发写下了气势磅礴的《入潼关》,也是对徐惠所写《秋风函谷应诏》的应和。
《入潼关》全诗共七联。分为两个层次,前写景,后抒情。前半部分叙写作者冬日入潼关时的所见所闻,描写出了潼关的地理形势和历史地位。从河南崤山、函谷关到陕西潼关这一段,70多公里蜿蜒在山间的道路,两边高中间低像盒子一样,所以称为函谷。函谷的东头,叫做函谷关,西头,就是潼关。函谷关,潼关一线道路狭窄,仅仅容一辆车通过,险要的地形直接关系着两京的安危(这里的两京是指,东京洛阳,西京长安)。时至初冬,临近路边的土塬之上已是白雪皑皑,冰冻的黄河环绕潼关古城,从道路两旁高高低低的古木林中传出断断续续的猿猴啼叫。
“冠盖往来合,风尘朝夕惊。”是讲潼关是进出长安的必经之路,各地官员及前往长安的学子常在此处聚集,潼关车马不绝,不时惊起风尘。唐朝的潼关是交通要塞,过往行人很多,很繁华。
“高谈先马度,伪晓预鸡鸣”是讲太宗进入潼关时的情景,太宗兴致过潼关时豪情万丈,内心激动,骑在马上与随行官员高谈阔论,作者回忆往昔峥嵘岁月,内心是非常激动的。在不知不觉中,前面的先头部队已经到达潼关塬上了,这个时候,天还没有大亮,站在潼关城上可以听到鸡叫的声音。
诗歌后两联用了两个典故,借典故抒发作者的感情。
“弃繻怀远志”是讲“终军弃繻”的故事,“繻”是古时用丝织品做成的出入关的通行证,上面写有字,过关时一撕两半,门卫手拿一半,过关的人拿着另一半,再次过关的时候,将两半相对,如果相合,就可以放行。这个故事是讲公元前140年,汉武帝刘彻颁布诏书招纳天下贤才。当时济南有一名叫终军的人才华横溢,一天,他从济南步行赶往长安,行至函谷关的时候,关吏验过他的通行证后,又交还给他。他扔掉通行证就走。关吏笑他说:“你不要通行证,再回关时怎么通过”。终军回答:“大丈夫过关图个功名,以后就不再用这一般人用的通行证”。后来,终军果然得到了汉武帝重用,任命他为外交大使平定广西一带的叛军。再过函谷关的时候,还是那个当时嘲笑他的关吏一眼就认出了他,说“这就是当年扔掉通行证过关的孩子”,终军的部下大声纠正说:“这是出使广西的大臣,不许胡说。”那个关吏目瞪口呆,没想到这个人真的成事了,急忙下跪行礼,将终军护送出函谷关。不幸的公元前112年广西再次发生发动叛乱。一个叫吕嘉叛军头子杀害了终军,终军遇害时,才20多岁,人们都感到很惋惜,称他为“终童”。以后,灵宝人教育孩子经常说:“要长进,学终军”、“有才能,当终童”作者将这个故事一方面赞扬终军远大的志向,另一方面也表达了作者雄才大略,远大的抱负。“封泥”常来比喻据守雄关。这句诗的大意是:“少年当有弃繻的远大志向;以及为朝廷据守边关的壮志豪情。”
最后一句“别有真人气,安知名不名”。别有真人气是讲“紫气东来”的故事(春秋末期,老子看到周王朝衰落,准备向西行进过隐居生活。公元前491年,函谷看门官吏尹喜,清早从家里出门,站在一个土台上看见东方紫气腾腾,霞光万道,这是天象奇景,尹喜很高兴,手舞足蹈,大声呼喊”有一股紫气从东而来,必有圣人通过”。紧忙下令手下人清扫街道,迎接圣人,过了一会,果然有一个老人银发飘逸,气宇轩昂,倒骑青牛向关门走来(这位老人,就是老子)。尹喜急忙率领手下上前迎接,报告完姓名后,邀请老子在函谷关住一段时间,老子很高兴就答应下来,在函谷关老子写下了著名的《道德经》。以后,函谷关一带的春联常写“紫气东来”,流传至今,预示吉祥。)
“别有真人气,安知名不名”是说,老子所阐述的事物发展的规律,又有几个明白人能说清楚呢?
安知名不名,一方面是讲,李世民认为只有自己领悟了老子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所说的道理,也就是治国之道,就是重在尊重规律,遵循规律。从另一方面,昔日老子从函谷关、潼关经过,使《道德经》流传千古,如今,李世民过潼关,也应该有所大有作为,他认为只有自己能掌控天下大势,能够成就千古帝业,这种舍我其谁的豪迈之气显示出不凡的王者风范。
在上面文章中,我已经为同学们带来了,古诗文还陕述怀原文翻译与赏析。只要你好好利用我们带来的知识,就可以轻松学习初中古诗词。
热门资讯

-
★初三复读一年值得吗_初三复读一年期间应该注意什么
2018-11-13 -
中考家长如何正确的看待孩子的考试分数
2018-11-09 -
中考生在体育锻炼中如何避免受伤
2018-11-09 -
★2019年广州中考招生录取政策调整抢先看
2018-11-08 -
★2019年广州中小学生寒假放假时间
2018-11-08 -
★2019年广州中考招生考试报名准备工作公布
2018-11-08 -
薅学大羊毛,双11放肆购!11元任性抢!抢!抢!
2018-11-08 -
初二英语学习时,对语法死记硬背好不好
2018-11-07 -
★2018年中山大学自主选拔面试答卷参考
2018-11-06
热门问题
-
青岛高二学生去学大教育补习怎么样?
2021-09-03 -
秦皇岛高二学生英语差如何能进步?
2021-09-03 -
乌海初三化学成绩差有必要补习吗?
2021-08-13 -
兰州初中生报假期班有什么效果?
2021-06-25 -
深圳学大教育辅导班的费用贵吗?
2021-06-25 -
太原高中生从几个方面选择托管班?
2021-06-18 -
中小学辅导机构哪家比较好?
2021-06-18 -
小升初数学学习技巧有哪些?
2021-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