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课桌上的过渡教辅书是怎么来的
来源:学大教育 时间:2016-01-11 16:50:32
《中国教育报》近日刊登了题为“别让课本和学生争课桌了”的记者来信,说在许多地方的许多学校看到一摞摞的书本占据学生的大半桌面,学生像是埋在书堆里。这种现象不假,但不知记者是否认真看过学生的那一摞摞书都是什么书。据我观察,多数都不是课本,而是教辅。
一般来讲,一门课也就一本教材,但相对应的教辅却有好多本。尽管现在有关部门不准学校和教师组织学生购买教辅,但家长和学生求胜心切,而那些教辅的名字又非常有诱惑力,如“一本通”“决胜宝典”之类,让家长和学生不忍拒绝,于是学生们的书桌上摆满了各种各样的 “宝典”。不只中学生,就连小学一年级学生书包里都装了不少教辅书,因为家长都想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
教辅对教育乃至社会的危害是难以估量的。首先,它严重冲击着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由于对它过分依赖,学生们往往会放松对教材的学习,甚至拿着教辅找答案来应对老师提出的问题,以教辅代替独立思考。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老师身上,有的老师拿着教辅去上课,让教辅代替了自己对教材的研读和对教学的设计,这样,课堂上,老师和学生的思想都缺位了,几十个大脑都成了教辅的“跑马场”。其次,教辅挤占了学生大量的时间,让学生远离了课外阅读、课外活动。学生回到家里,家长也总是要求孩子“读书”,而读的所谓“书”就是给孩子购置的大量教辅,真正的课外读物是不在“读书”范围的。其三,它刺激着“教育经济”的畸形发展,加重了学生和家庭的经济负担,扰乱了正常的文化市场。教辅泛滥,不仅刺激了家长和学生的购买欲,而且让经典读物、文化产品远离了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另外,粗制滥造的教辅严重地误导着学生和教师,给教学造成了混乱。
教辅是近几十年来出现的一种特殊的出版物,说它泛滥成灾恐怕也不过分。因此,那封“记者来信”的建议——把学生的课桌“做大做强”,恐怕并不是一个治得了“病根”的措施,因为如果教育观念不变,不管多大的课桌都可能被教辅堆得满满登登。如果中小学生的书包里、课桌上不再有那么多教辅,而更多的是真正意义上的课外读物,那时,教育才更像样。
如何让学生摆脱过渡教辅书,不仅要看学校还要看家长的教育理念,家长们可以为孩子报考学大一对一辅导,有针对性的对孩子进行个性辅导原理过渡教辅书籍。
热门资讯

-
★初三复读一年值得吗_初三复读一年期间应该注意什么
2018-11-13 -
中考家长如何正确的看待孩子的考试分数
2018-11-09 -
中考生在体育锻炼中如何避免受伤
2018-11-09 -
★2019年广州中考招生录取政策调整抢先看
2018-11-08 -
★2019年广州中小学生寒假放假时间
2018-11-08 -
★2019年广州中考招生考试报名准备工作公布
2018-11-08 -
薅学大羊毛,双11放肆购!11元任性抢!抢!抢!
2018-11-08 -
初二英语学习时,对语法死记硬背好不好
2018-11-07 -
★2018年中山大学自主选拔面试答卷参考
2018-11-06
热门问题
-
青岛高二学生去学大教育补习怎么样?
2021-09-03 -
秦皇岛高二学生英语差如何能进步?
2021-09-03 -
乌海初三化学成绩差有必要补习吗?
2021-08-13 -
兰州初中生报假期班有什么效果?
2021-06-25 -
深圳学大教育辅导班的费用贵吗?
2021-06-25 -
太原高中生从几个方面选择托管班?
2021-06-18 -
中小学辅导机构哪家比较好?
2021-06-18 -
小升初数学学习技巧有哪些?
2021-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