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榜之路
学大陪你
个性化辅导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广州中考"指标到校"新政全透析 或降低择校热

来源:学大教育     时间:2013-02-06 16:08:58


近日,广州将实施高中“指标到校”的风声传来,一时间点燃了舆论的沸点,连日来不少家长到教育部门表达反对意见。广州市教育局多番回应,推行该政策是根据国家和省里有关文件的要求,目前实施时间和细则仍在征求意见阶段,希望家长们能理性看待。

尽管如此,部分家长仍将矛头对准政策实施中“同分不同命”的可能性,称会对本来能达到提前批投档线的临界生造成不公;而另一边,也有家长拍手叫好,直指“小升初择校热”背离了义务教育“就近免试入学”初衷,政府应出台“降温”的硬手段。

记者发现,无论是“赞”是“弹”,许多家长对于高中“指标到校”仍似懂非懂:指标分配是否对重点初中的学生有必然影响?每个区将能派到多少指标额?各省属、市属重点高中又将拿出多少优质学位?本期《教育周刊》,我们先抛开争论,用数字说话,听专家支招,与家长们一道透析这一中考新政。

■政策详解

出台背景 省内多个地市实行多年

据了解,高中“指标到校”是教育部提倡并建议推广的一种做法,去年教育部提出“要将优质普通高中的招生名额按不低于30%的比例合理分配到区域内各初中”的要求。随后,省教育厅在相关文件中明确:“公办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和省一级普通高中每年安排不低于30%的公费招生名额,按初中学校在校生数和实施素质教育的情况,直接分配到区域内各初中(含民办)学校,并逐年提高直接分配的比例。”

而近年来,在广东多地如佛山、东莞、中山、珠海已在高中招生逐步探索“指标到校”。其中,珠海5所国家级示范性高中今年的指标计划已提高到不低于70%。从这一层面上看,在广州高中实施“指标到校”可谓大势所趋。

相比以上地市,首年实施“指标到校”的广州在指标比例上划到最低,分配比例是全市所有示范性高中当年招生总计划的30%:即全市省、市、区属41所示范性高中都将拿出30%的招生计划,分配到全市初中学校(包括民办学校,不包括特殊学校)。有多个校区的示范高中,则按校区招生计划数的30%分配。

指标分配 按初中户籍学生占比分指标

以去年高中招生计划算,全广州示范性高中的招生计划为29910人,按照30%的比例,就有8913个指标分配名额。据统计,全市共有初中近400所,每所初中平均分得的指标约为22个。

值得关注的是,初中获得指标的依据不看质量,而是按该初中户籍学生的占比划拨。举个例子,假设某初中初三年级学籍为500人,全广州可参与指标分配的学生有10万人,即该初中学籍人数占比为0.5%。按全市可分配的指标8900个算,该校可获得指标应为8900×0.005=44.5个,四舍五入后为45个。

为了尽可能合理地保证每所初中都能获得省、市属示范高中指标的机会,广州在指标到校的分配上采用“市归市、区归区”两级分配办法。具体来说,省、市属示范高中先将计划分配到各区(县),再由区(县)分配到各校,称之为“二级分配”;而区(县)属示范高中的计划则直接分配给本区的初中,即“一级分配”。

二级分配的好处是:若省、市属高中指标分到学校出现小数时,区里会将几所同样情况的学校指标“打包”凑整,以电脑派位的方式随机决定指标所属。

报考录取 在指标额内按中考排名录取

按照《意见》,报考示范高中指标计划的学生,须具备三个条件:一是广州市户籍(含政策性照顾借读考生),二是本校正式学籍,三是在本校一直就读到毕业的初中应届毕业生。由此看来,广州大部分学生都有资格。

不过,考生能不能获得报考学校的指标,还要闯两关。第一关是达到指标生的最低投档线――即各示范性高中近3年在提前批公办公费最低录取分数平均值下降30分。

如执信中学2010年公费最低录取线是720分、2011年是724分、2012年是719分,3年平均721分,下降30分就是691分。就是说,达到691分才能进入指标生的队列,学生由此可先估计自己中考能否达到这个分数线来填报志愿。在填报志愿时,“指标计划”将纳入全市统一招生录取平台,在独立批次和提前批之间单独设置。

第二关是校内排名。初中填报示范性高中指标志愿人数多于指标额时,需要通过中考成绩、结合志愿来确定排名次序。因此,即使上了心仪高中的指标计划最低投档线也未必能成为“指标生”,关键就看在校内的竞争成败。

值得一提的是,如果指标生达不到该校录取线,则自动进入下一批次参与中考录取,剩余的指标将并入招生提前批进行投档录取。而“指标生”录取投档规则与普通中考录取投档规则保持一致,如志愿优先原则、同分排位规则、宿位限制规则等。

■政策影响

谁能获益 “小升初”失利的优等生“翻身”机会大

对于新政的实施,家长们最关心的还是自己孩子能否获益。卓越教育副总裁、中考专家周贵分析,从指标生的录取规则看,受其影响的学生可以大致分为三类。

从全市约400所初中历年的中考情况看,拥有成绩超过华师附中录取线学生的学校有近150所。“这类学校排名靠前的学生占了指标生的名额,但这类学生无需指标生也能考进去。”周贵说,对于这批顶尖学校的优等生来说影响不大。

第二类初中是最高分的学生成绩没有达到提前批录取线,或有上线但人数极少的学校,约有100所。周贵指出,这类学校排名靠前的同学本来读不了提前批,但由于指标生政策,他们进了好学校。由此可见,这批学生是赢家。不过另一方面,这批学生也同样把原来能进提前批,但成绩靠后的临界生“挤掉”了。

“还有剩余的150所初中,排名靠前的学生肯定超过了提前批录取线,但利用指标生政策,部分学生能够进更好的学校,也获益了。”周贵说,同时,他们也把原来能读较好学校的学生挤到了较差的学校。

有专家曾指出,该政策将会让办学水平一般的初中尖子生受益,让“小升初”没能考入名校的优等生有更大的“翻身”机会;“差”学校也将再次回到家长的视野,扭转“强校愈强,弱校愈弱”的局面。而另一方面,指标的局限将会让强者居多的初中竞争惨烈,“同分不同命”的情况可能在不同学校间出现。

各区态势 弱区初中学生更受益

从全市范围来看,指标生政策使得原来部分没有上提前批录取线的学生获得了示范性高中的学位。因此,面向原来上线学生的招生名额将减少,提前批投档线将推高。周贵估算,这类获益的学生约有1000名,按照往届中考1分300名来计算,估计“指标到校”实施后,提前批投档线将会提高3―5分。

从各区分配指标的情况来看,按照去年中考的学籍人数计算,获得指标生名额最多的前五名将依次是番禺、增城、白云、越秀和海珠区。其中番禺区分到省、市属示范性高中指标生的名额将有299个,名校众多的越秀区能分到204个,人数最少的南沙区仅有43个省、市属示范性高中指标额。

不过,各区的受益与否还应该将省市、属名校指标数与往年上线人数作比对。根据卓越教育提供的数据,以华师附中和省实验中学为参考,增城区获得这两校的指标额共计44个,但往年增城超过华附最低录取分数线732分的仅有33人。可见,该区有11名学生在没有达到这一分数线的情况下也可以指标生身份进入这两个学校,俨然受益。

而以同样方法计算,越秀、天河、海珠、荔湾这一人数差额则有上百的负值,这意味着,实施“指标到校”后,这些教育强区里将有上百名达到华附往年最低录取分数线的优等生,不能争得指标。由此可见,在这场中考变革中,弱区的初中生相对有利。

■应对支招

指标额与教学水平宜平衡考虑

广州这一中考新政如今仍在征求意见阶段,何时实施、如何实施有待最终公布。不过,周贵预见,一旦实施,普通初中将能招到较好生源,“小升初”热会逐步降温,由此普通初中的中考成绩也将提高。此外,假如今年起实行,三年后当目前就读初一的学生们毕业后,家长对初中的重新选择将会让提前批的录取分数线下降。

当前,不少初中学生家长正为如何应对发愁,部分家长更因此对新政持反对态度。对此,专家们一致认为,新政对于个体的影响并非必然,“与其焦虑猜疑,不如专心一致努力学习。”周贵认为,考生当前要做的应该是“努力争取中考排名靠前,享受指标生好处;或是争取去更好学校,不被挤出提前批。”

而对于“小升初”家长的抉择,周贵认为,新政可能会让择校热度稍降,考生流向会更多元化,但择校依然会存在。“相信部分家长真的会为了指标生名额而流向普通初中,但也有家长同样会‘择’好初中,因为只要成绩好,未来在中考时一样可以通过较高的中考成绩进入示范性高中。”周贵提醒家长。

“还是要理性考虑三年初中生涯对孩子心智发育的影响。”他举了个简单的例子,如一名优秀的初中生在中考时能考取750分高分,这名初中生根本不需要利用“指标到校”的名额也可以进入华附。而如果在普通初中的中考成绩第一名的学生只有650分,这名学生也不能借“指标到校”名额进入华附。

网站地图 |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 | 服务时间:8:00-23:00(节假日不休)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02-8926 举报邮箱:info@xueda.com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京ICP备10045583号-6 学大Xueda.com 版权所有 北京学大信息技术集团有限公司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324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00091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00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