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榜之路
学大陪你
个性化辅导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家长培养学生的独立能力刻不容缓

来源:学大教育     时间:2015-10-10 22:16:08


现在的家长对于孩子的各方面都要求很严,但是家长该怎样教育孩子呢?下面小编为大家准备了关于家长培养学生的独立能力刻不容缓的文章,希望大家阅读。

当前中国存在一种普遍现象:家长及长辈们对子女过多的关心爱护,甚至是溺爱,使孩子们一直处于“温室花朵”的状态,他们错误的认为孩子只有在自己厚厚的羽翼下,才可以“完好无损”地健康成长。这种溺爱导致现在的学生普遍存在缺乏顽强的意志,没有基本的动手能力,依赖性太强,没有明确的活动计划,环境意识、合作意识淡薄等种种问题,还常常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同情心。令人遗憾的是整个社会还没有足够认识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

我们学校每次开学得时候,大部分寄宿生都是由父母送过来的,而且父母手中都提着大包小包,他们负责孩子的报到、领取生活用品、铺床叠被,还给孩子买饭。即使家住市区的学生也有很多是由父母亲自接送。这种细致入微的关心、无微不至的关怀,让很多人以唏嘘不已。说实话,面对学生家长的这种做法,我们做教师的在感动之余,是一种深深的忧虑。如此下去,学生的自立能力何在?学生的长足发展何来?

培养学生的自立能力对于学生本人、家庭以及社会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学生对父母过分依赖,缺乏基本的自立能力锻炼,就会导致学生缺乏独立生活的能力和精神,缺乏生活的责任感,造成人格缺陷,有的甚至因此走上犯罪道路。

而且未来社会对人才提出了鲜明的要求:必须具备良好的适应能力、鲜明的个性特征和自立的观念。现在的中学生是祖国未来的栋梁,是今后民族竞争力的核心力量,整个社会应该行动起来,一起努力。俗语说得好:庭院难养千里马,花盆难栽万年松。培养中学生的自立能力已经刻不容缓。

如何培养中学生的自立能力,一直是一个值得探讨的教育学问题。我作为一个班主任,有几点自己的体会,希望借此机会和大家做一个交流。

首先我认为中学生自立能力的培养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特别是让他们学会面对失败挫折。我们不仅要求学生身体健康,更重要的是心理健康。中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内容主要有自我、学习、人际交往与价值观念。现在的中学生常要面对考试低分、同学矛盾、他人议论、迷茫等种种不利情况,往往会情绪激动:有的大哭大闹,有的发尽脾气,有的离家出走甚至自杀,所以培育学生受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是自强自立内涵的重要部分。

(2)、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先要从心理上解除学生过分依靠大人的习惯,有意识地指导好学生管理使用自己的行李物品,整理被褥。自己动手洗衣缝裤,清理布置自己所住的寝室,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加强基本生活自立的能力。

其次,培养学生的自立能力需要父母和学校老师以及整个社会通力协作,具体应该在下面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家长要学会舍得大胆放手,鼓励孩子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常对孩子说:“你自己来,你能行的”。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堂课。从我们呱呱落地拿一刻开始,家庭就在影响我们,家长是培养学生自立能力和精神的最重要因素。现在的孩子自立能力不强,并不是因为孩子本身差,其中相当一部分责任在家长身上。孩子要做事时,家长往往自告奋勇,恨不得什么都自己替孩子做了,怕孩子受苦受累。做父母的总是施展自己的才能,想通过各种渠道、各种方法为孩子解决“实际”困难。这满足了一时的虚荣心、自尊心,殊不知,这样做的结果,恰恰是害了孩子。使得他们自己的处事能力越发欠缺,只能用高分低能来面对这个社会,在今后前进过程中举步维艰,很快就会被社会的激烈竞争所淘汰。这种后果恐怕是所有家长都难以接受的。正因为如此,我们每个家长都要放开自己的思想,大胆的把孩子的潜能都释放出来,经历过风吹雨打才能让他们真正学会自立自强。家长往往还可以引用陶行知先生说过一句话:“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情自己干,靠人靠天靠祖上,不算是好汉!”,来积极鼓励孩子学会自强。也许,受到了鼓励的孩子,会以此为契机,把自己的学习成绩、自立能力搞上去。

第二、学校教育应该配合家长在给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要注重学生素质的培养,把学生自立能力的培养放在重要的位置。

学校应该给学生创造各种锻炼的机会,同时在关键时期、关键场合采取硬性和软性措施,做到控制和引导并重。作为学生的班主任,平时要积极推荐学生做各种各类的班干部,或者实行学生干部轮值制度,力争使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发展自我,从而让自己的学生在学习之外的其他方面有一技之长,进而树立自信心。并且在期中或者期末快结束时都让学生评选班级的优秀班干部,给予一定的奖励,这样更能激发学生管理班级的积极性。现在,我总是把班费交给生活委员管理,班级布置也由他们处理,要买什么东西,花多少钱都由他们自己做主。开始我还担心学生会乱买乱花钱,所以我一开始经常会过问他们还剩多少钱。另我感到惊讶的是:他们不仅没有乱买东西,而且考虑了很多,尽量为班级省点钱,尽量能买到便宜又好的东西。这样每次我都会为他们所剩的钱而惊讶,比我预算的还要省得多。这样培养了学生理财能力,又增强了他们的集体荣誉感。

在平时,学校应该勤于与学生家长联系,向学生家长了解学生的各方面的情况,然后在日常工作和学习生活中对学生予以鼓励。比如,学生在学校不爱劳动,那多半是因为在家里也是娇生惯养。那么学校就可以和家长沟通,进行双管双教,努力培养孩子的劳动意识和习惯。再比如,学生在家里在学校都不爱讲话,那么鼓励他们参加班级或者学校组织的语言类的活动,借以提升他对语言的兴趣。每当发现学生的任何一点进步,都要加以表扬。只有学生的自立意识提高了,他的动口动手能力才会相应提高。

第三、无论是家长还是学校,在对孩子自立能力的培养方式上都应该采取“以活动带动教育,把孩子的自立能力灌输到日常生活当中”的方式,充分调动孩子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方面的积极性。

单纯的口头教育,不会使学生产生兴趣,即使勉强去做,也不会产生良好效果。而如果利用一些活动,倒可以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在积极参加的过程中,就会有较为理想的效果。比如,在学校组织的艺术节活动中,我都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并在班级大为称赞。同时还让学生自行组织比赛节目,发挥他们自己的潜力。或者在宿舍经常组织一些类似清洁卫生评比活动,选出劳动能手,优秀舍长或优秀舍员等。通过活动进而达到自立的思想教育的目的。在每次班会课前,我都让学生自己准备,当主持人、准备课件。学生很乐意参与此事,也会成为他们人生中的一次很难忘的经历。

总之,通过组织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同学们深有感触:自己已经长大了,有了自己思考问题的方法,不应总是躲在家长的影子下,而应该懂得自信、自立、自强,学会自己打造出一片天地。同时也让学生真正认识到:生活是布满困难与挫折。在自己成长过程中要培养在自立能力,学会凭借自己的力量去克服与战胜。不做温室里的花朵,要做雪压冬云依然傲然绽放的梅花,不当笼中之鸟,要做展翅翱翔的雄鹰。

以上的是学大为大家准备的关于家长培养学生的独立能力刻不容缓的文章,希望家长们可以借鉴以上的建议,正确的教育孩子。

网站地图 |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 | 服务时间:8:00-23:00(节假日不休)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02-8926 举报邮箱:info@xueda.com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京ICP备10045583号-6 学大Xueda.com 版权所有 北京学大信息技术集团有限公司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324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00091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00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