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层教学】分层教学论文与探讨
来源:学大教育 时间:2017-05-27 16:54:58
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拥有不同的学习特点,因此在教学的时候老师要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分层教学法就是这样的方法,下面学大教育网为大家带来【分层教学】分层教学论文与探讨这篇内容,希望大家认真阅读。
一、分层教学的提出
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指出:教学应遵循“可接受原则”,“可接受原则要求教学的安排要符合学生的实际学习的可能性,使他们在智力、体力、精神上都不会感到负担过重”。美国教育家布鲁姆也认为:“世界上任何一个能够学会的东西,几乎所有的人也能学会──只要向他们提供了适当的前提和适当的学习条件”。承认学生的差异性,并根据差异性的原则组织教学,就是我们所说的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思想是我国教育的优良传统,产生于个别教育的土壤。早在二千多年前孔子,就善于根据学生不同特点来选择教学内容和使用教学方法,可谓因材施教的先行者。宋代的朱熹说“孔子教人,各因其材”,因材施教一词始于此。但是从班级授课制问世以来,因材施教一直受到限制。班级授课制的前提条件是学生的学业基础相差不大,教师上课主要是根据中等程度的学生可接受的能力组织教学。优点是教学效率高,教师备一次课,基本上对所有学生都适用。但缺点是不能够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基础好的学生可能吃不饱,基础较差的学生跟不上。一个班里的学生基础相差较大时,这种“吃不饱”和“消化不了”的学生就比较多,就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可见学生的能力差异和班级授课制制约着“因材施教”原则的发挥,因材施教的个体性与班级授课制的集体性之间存在着较大的矛盾。
给每个学生提供符合他们发展的教学目标与方法,是同时提高所有学生能力的最理想状态。在不回避升学问题又能落实教育目标的前提下,实施分层教学,即符合因材施教的传统,又有现代的教育理念,符合时代的要求。分层教学,分类指导,是使不同水平的每位学生尽可能的同时得到发展的最有效途径。而且分层教学有利于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鲜明个性化品质。
综上所述,我们所提倡的分层教学,就是在现代教学思想指导下,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和能力不同,开展不同层面的教学活动,并针对不同发展层次学生的需求给予相应的学法指导,以达到全体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目标。因此,教学方法不是也不可能是“一法包揽天下”的局面,面向每个学生、面向每个学生的每个方面,让学生生动活泼地学习、主动和谐地发展是进行分层教学最终的目的。
二、分层教学的实践
首先,确立分层教学的分层目标。
给学生分层次 学生层次的划分,可以依据考试成绩。应该看到,对学生能力考核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学生的学习成绩。可以通过一次划分确定层次,但在分层教学的实施过程中,应强调这样的分层是暂时的、流动的、递进式的,过一段时间,视学生的后期学习成绩、学生的具体情况,可递进或降层。以免引起学生情绪的波动。
教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确立不同的培养目标,提出不同层次的要求。学困生应该要求他们掌握语文教材最基础的知识,具有最初步的技能,基本能完成课堂教学的学习任务;中等生能够较好地掌握教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独立思考,具有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优等生则要进一步拓宽视野,发展思维,提高能力,创造性地完成教材的学习任务。这样每个学生都知道分层教学的目的、意义,让各层次的学生确立各自的奋斗目标。
在科学分层分组,落实教师责任的基础上,把工作重心放在辅导环节,主要是两个层次:一是做好综合多个学科的分层辅导。二是做好单科分层辅导。辅导紧紧围绕提高教育质量这个核心,认真做到“三个结合”,即学法指导与探究性、自主性学习相结合;智力因素的挖掘与非智力因素的开发结合;心理辅导与人格健全相结合。在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关系上,突出对非智力因素的发掘,在方法指导和学业辅导关系上,突出方法的指导,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心理辅导与人格健全方面,更强调心理对学习的影响。
其次,抓住分层教学的关键环节,课堂分层落到实处。
备课分出层次。在依据大纲、教材的前提下,针对不同层次学生提出不同要求、设计教法。重点考虑排除学困生的学习障碍,提出对优生的高层次要求,设计分层练习。分层教学对教师要求较高,备课,配备资料是一项艰苦的工作。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教师应按不同层次学生实际情况,分层次备课。从教与学生的实际相适应。认真钻研大纲、教材、确定具体可行的教学目标,分清哪些属于共同的目标,哪些不属于共同的目标。要把握教学目标同时,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认知水平,确定各层次学生的不同要求,对学有学余力的学生要求他们跳一跳,摘果子。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则要求掌握教学要求中最基础的内容。在教学过程中设计时,旧知识导入课题时的深浅程度,重难点知识讲解时坡度减缓程度,要以学困生的认知水平为基准,但也要激发优等生学生的求知欲。在设计问题及练习时,问题的难度要与学生的层次相一致。设计较易问题让学困生能回答,使他们能体会到成功的愉悦。设计较难题,让优等生回答。增加他们的愉悦感。
讲课分层进行。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应采取不同的对策。对优等生,我们应时刻想到如何拓宽和加深问题的难度。例如:在语文学习中,要求他们不只是简单的听,说,读,写的技能,而是对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审美情趣、鉴赏能力、人文素养、创新与实践能力等方面提出要求。对普通学生则要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适度增加和加深知识,做到稳步推进。这样能满足各层次学生评价的需要,能激励各层次学生朝着有利于自己的方向努力,让每一个学生形成自己的特色,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创造更多获得成功的机会。
作业分层练习。课堂练习是对所学知识的巩固和消化,一般布置基础题。学困生进行强化训练,优等生则以综合运用知识进行练习。要求学生多做研究性习题,提高应用知识的能力。这样使得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对优生以“放”为主,“放”中有“扶”,重在指导学生自学;对中等生和后进生以“扶”为主,“扶”中有“放”,重在带领学生学习。这样引导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各不相同的“最近发展区”前进,学困必须基本上达到大纲的要求,优生尽其所能拔尖提高。尽量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调动全体学生非智力心理因素的积极作用。
课内外分类指导。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学生。在学习中,无论就脑力劳动的内容,还是就所需的时间来说,都应当采取个别对待的态度。”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兴趣、指导学法,应贯穿教学过程的始终。辅导不仅要辅导知识内容,还要辅导方法、习惯,激发兴趣、意志等。不同层次的学生从学习内容、学习方法的指导都因人而异。普通学生能基本掌握学习的内容,但缺乏钻研精神和独立思考习惯。对他们重在开发非智力因素,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而优生要指导他们横向拓宽,夯实基础,要他们鼓励创新,纵向加深。
考核分层次,鼓励异步达标。心理学家皮亚杰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兴趣。” 表扬是人生路上的阳光,是促使青少年进步的兴奋剂,是帮助学生提高成绩的的阶梯。学生的能力有差异,教师在评价中也应采用分层评价考核。分层评价采取“不同标准,分层评价;注意好话多说,多加鼓励。
简言之,分层教学在课堂上的实施,较之传统的课堂教学更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更有利于学生个性能力的张扬,更有利于优秀生综合能力的发挥、也有利于较低层次学生潜在能力的舒展。
【分层教学】分层教学论文与探讨这篇内容学大教育网为大家带来过了,希望大家能够多了解分层教学法,这样才能轻松运用好这种方法。
热门资讯

-
★初三复读一年值得吗_初三复读一年期间应该注意什么
2018-11-13 -
中考家长如何正确的看待孩子的考试分数
2018-11-09 -
中考生在体育锻炼中如何避免受伤
2018-11-09 -
★2019年广州中考招生录取政策调整抢先看
2018-11-08 -
★2019年广州中小学生寒假放假时间
2018-11-08 -
★2019年广州中考招生考试报名准备工作公布
2018-11-08 -
薅学大羊毛,双11放肆购!11元任性抢!抢!抢!
2018-11-08 -
初二英语学习时,对语法死记硬背好不好
2018-11-07 -
★2018年中山大学自主选拔面试答卷参考
2018-11-06
热门问题
-
青岛高二学生去学大教育补习怎么样?
2021-09-03 -
秦皇岛高二学生英语差如何能进步?
2021-09-03 -
乌海初三化学成绩差有必要补习吗?
2021-08-13 -
兰州初中生报假期班有什么效果?
2021-06-25 -
深圳学大教育辅导班的费用贵吗?
2021-06-25 -
太原高中生从几个方面选择托管班?
2021-06-18 -
中小学辅导机构哪家比较好?
2021-06-18 -
小升初数学学习技巧有哪些?
2021-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