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突发情况应对法
来源:学大教育 时间:2013-11-26 13:30:47
暑假期间孩子们有大量的时间玩耍,贪玩的孩子可能会面临一些突发情况,需要我们掌握一些应急措施。如何防止孩子们意外情况出现呢?如何处理这些意外情况呢?学大专家总结了孩子突发情况应对法。
意外1:溺水
据悉,溺水是最常见的孩子意外伤害。郑州人民医院急诊儿科住院医师李广波介绍,每年暑假都会有溺水的孩子被送来急救。
前段时间,广东东莞道滘镇村民从河里救出两名已经没有呼吸的溺水幼儿,用当地特有的急救法攥着孩子双脚,倒背着孩子跑步,不久,两个孩子先后吐出水来,均被救活。
而对于这种急救方法,李广波则表示并不能作为常用的急救方式。“因为如溺水者尚有呼吸,在奔跑中可能会有大量水反流回来,容易被溺水者再次吸入肺中引发险情,再者,如果孩子不小心在奔跑中滑落,更加危险。”
正确应急处理:
李广波介绍,遇到孩子溺水时,家长一定不要太慌张,应该第一时间拨打120求救,并迅速采取一些急救手段进行处理。
比如,第一步是将溺水孩子的衣服腰带解开,清除溺水者口中、鼻腔的异物,使呼吸道保持畅通。第二步是“控水”,将溺水者腹部顶在自己一条腿的膝盖上,用膝盖压溺水孩子腹部,另一只手扶着溺水者的头使其头部向下,方便吐水。如果溺水者已无呼吸和心跳,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肺复苏。
值得注意的是,在对孩子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肺复苏时,一定要注意好度。“人工呼吸时,不要吹气过多,15次即可,按压心脏也要注意力度,以免伤及肋骨。”
意外2:外伤
磕磕碰碰对活泼好动的孩子来说可谓常事,尤其是暑假,孩子本身穿衣就少,摔伤、碰伤更是常见。
李广波介绍,有很多家长一见孩子出血就会吓得不知所措,其实这时更应理智,正确并及时处理孩子的伤口。
正确应急处理:
李广波表示,对于比较浅的切割伤,家长首先要考虑的是止血,然后是清理伤口,比如先拿碘酒或者酒精给伤口周围消毒,再拿医用纱布包扎好即可。但是如果伤口很深,在家处理不了,家长就要按住出血处,尽快带孩子去医院处理,并且根据情况打破伤风针,避免感染。
对擦伤来说,出血量比较小,所以止血很容易,一般按压一两分钟就可以了。但是擦伤有可能是摔倒导致的,这个时候出血点会有很多脏东西,千万不要拿清水擦拭,最好用酒精、双氧水做处理,然后抹点红药水就可以了。
意外3:误食
误食对于小孩子来说特别常见,而对于稍大点的孩子,因为好奇心作祟,误食的情况也时有发生。李广波介绍,在急诊上,一到假期因误食药品、异物被送来的孩子特别多。
李广波说,在急诊上,曾多次发生孩子玩体温计时,因体温计破裂导致里面的水银流出,然后被孩子吃到肚子里的情况。
正确应急处理:
碰到误食水银、药物的情况,家长除了赶紧拨打120,还应及时让孩子多喝点稀酸奶、水等,以便保护其胃黏膜不受损伤。然后到医院,经医生评估后,再决定是否洗胃。
而如果孩子误食扣子、玩具零件等硬物,家长应先观察宝宝能否发声说话。如果还能说话,表示物体在食道内,或部分阻塞气管,可以不用急救,直接送医院治疗;如果不能发声,则可能完全阻塞气管,应立即采用急救法。对1岁以下的宝宝,家长坐下,将宝宝背部朝上,平放于双腿上,头部位置略低,胸部紧贴于大人膝部,以适当力量,用掌根拍击患儿背部,异物可被咯出;对1岁以上的宝宝,家长应站在宝宝背后,迅速用左手大拇指的背面顶住宝宝上腹部,右手摁住其背部,向宝宝胸腹部上方和后方间断地用力作冲击性推压,尝试将卡在气管内的异物冲出。
每个孩子都有一颗爱玩的心,爱玩是孩子的天性,但是玩耍的过程中如果不慎的话将会有危险。以上是学大教育的专家总结的孩子突发情况应对法,希望能帮到你。
热门资讯

-
★初三复读一年值得吗_初三复读一年期间应该注意什么
2018-11-13 -
中考家长如何正确的看待孩子的考试分数
2018-11-09 -
中考生在体育锻炼中如何避免受伤
2018-11-09 -
★2019年广州中考招生录取政策调整抢先看
2018-11-08 -
★2019年广州中小学生寒假放假时间
2018-11-08 -
★2019年广州中考招生考试报名准备工作公布
2018-11-08 -
薅学大羊毛,双11放肆购!11元任性抢!抢!抢!
2018-11-08 -
初二英语学习时,对语法死记硬背好不好
2018-11-07 -
★2018年中山大学自主选拔面试答卷参考
2018-11-06
热门问题
-
青岛高二学生去学大教育补习怎么样?
2021-09-03 -
秦皇岛高二学生英语差如何能进步?
2021-09-03 -
乌海初三化学成绩差有必要补习吗?
2021-08-13 -
兰州初中生报假期班有什么效果?
2021-06-25 -
深圳学大教育辅导班的费用贵吗?
2021-06-25 -
太原高中生从几个方面选择托管班?
2021-06-18 -
中小学辅导机构哪家比较好?
2021-06-18 -
小升初数学学习技巧有哪些?
2021-06-04